新闻分类
文章内容
从这场父子作品展,看当代潮州瓷塑风格与发展
2024-03-23

3月20日,《馆藏陈钟鸣 陈响 陈震父子瓷塑作品展》在潮州市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展出。展览分为创新风格、兼收并蓄、古典新意和天真有趣四个部分,共展出了馆藏陈钟鸣、陈响、陈震父子共56件瓷塑作品,系父子三人多年来潜心创作的艺术成果,彰显新中国成立后潮州瓷塑的独特艺术魅力。随后举办《工意之妙——当代瓷塑风格初探》讲座。

《十二金钗》《仕女吹笛》《韩愈晤大颠》《戴红花》《写意人物·海纳百川》……56件瓷塑各臻其妙,人物或仪态端庄、或温文尔雅、或婀娜多姿,作品既有传统的典雅之风,又有现代的张扬之长,极具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此次活动由潮州市文广旅体局指导,潮州市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主办,潮州工艺美术研发基地、潮州市人才驿站颐陶轩分站协办。

 

守正创新:陈钟鸣父子潮塑里的“工”与“意”

作为潮州陶瓷界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钟鸣开创了独具特色的瓷塑艺术风格,影响深远,是潮州瓷塑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题材广泛,内涵丰富,注重造型线条的刻画,具有高超的写实技巧,擅于塑造优美的艺术形象,作品具有清新、淡雅、单纯、唯美的艺术特点。

陈钟鸣长子陈响擅长把石湾陶塑和潮州枫溪瓷塑融合在一起,在创作中采用贴塑堆塑的手法与传统枫溪瓷塑技艺,创作出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线条感、形式美。而陈钟鸣次子陈震则在人物创作上追求独特性,既继承了潮州传统民间艺术,又吸收了一些外来的优秀思路,作品风格生动传神、大胆创新、趣味盎然。

陈钟鸣、陈响、陈震父子三人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修养,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潮塑守正创新所涌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当代潮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潮州乃至全国的瓷塑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座谈会上,潮州市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馆长李炳炎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潮州瓷塑的发展脉络。 

“从陈钟鸣到陈响、陈震的这一时期,潮州瓷塑作品的基本风格是‘工’和‘意’,而他们父子三人的瓷塑作品可作为此阶段的典型代表。”李炳炎说,传统潮州瓷塑以注重写实、传神的“工”的风格为主,作品追求真实逼真、栩栩如生,并融入写真、透视、解剖、线条等西方技艺,在陈钟鸣的《戴红花》《割胶》《仕女吹笛》《十二金钗》和《绣》等作品中可以窥见。而后来,在“工”的基础上,发展出注重神韵、写意的“意”的风格,强调“神似”,并倾注了作者主观的表现,体现在陈震的《写意人物·史湘云》《写意人物·海纳百川》《醉八仙》和《中国龙》等作品中。

李炳炎说,钟鸣先生一家人都从事陶瓷艺术,特别是两个儿子都从事瓷塑创作并都取得不菲的成就,这种现象真正体现了家族传承,是当代潮州传统工艺传承的一个典范。


探路发展:从经典瓷塑中汲取传承与创新的力量

座谈会上,来自工艺美术界的瓷塑爱好者齐聚一堂,围绕此次展览和讲座内容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赞扬陈钟鸣对潮州瓷塑作出的贡献。

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余平表示,陈钟鸣先生系统学习过古典艺术,在后期的创作中,将古典艺术的精华完美地融入到作品中,为枫溪瓷塑注入典雅的气质,开创了枫溪瓷塑独有的清丽素雅特色,为潮州瓷塑的发展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兼瓷塑委员会主任肖秋生认为,陈钟鸣老师作品是最能突出潮塑“清新秀雅”的艺术特点,是他从事瓷塑工作以来一直学习的榜样。

在潮州市灜瀚陶瓷艺术馆馆长吴志荣看来,陈钟鸣、陈响、陈震三位大师在传承与创新之路都找到各自的方向,他们的作品各有特点,他们的经验和作品为当代瓷塑工作者提供了许多创作借鉴。

“陈家两代人都在做同样一件事,创造了许多精美的瓷塑作品。”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陈丹虹表示,看了展览十分感动,这些前辈和作品不断激励着自己孜孜不倦地学习,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谈到潮州瓷塑目前的发展方向,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陈响认为,虽然潮州瓷塑的技术和规模在全国都名列前茅,但业内目前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瓷塑创作多模仿,少创新。

“艺术家最需具备的素养为创新。”陈响表示,艺术家们需要在学习前人的经验与技术中,增加自己的思考,形成自身风格和特色。其作品《老照片》便是从自身的生活感悟作为创作灵感,以“旧”为特色,从材料、手法到工艺都为该特色服务,如《老照片》的装饰便是运用传统镶嵌技术,更显“旧”的特色。同时,陈响提出,艺术家们坚持原作,作品要突出自身的思想,业界也要按照这个标准去培养人才,潮州瓷塑艺术才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方+

【作者】纪金娜